1934年7月,中央苏区已被团团围困。红7军团主要负责人军团长寻淮洲、政委乐少华、参谋长粟裕受到当时中革军委核心领导(以博古、李德为首)的接见,领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。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,深入敌人大后方,在闽浙赣皖地区活动。以期迫使敌人回援。而当时红军的核心领导层已决定作出了长征的决策,这一决策并没有公开言明。连当时身为红七军团参谋长的粟裕都不知道。暮年岁月里,粟裕将军回忆说:“我们即将远征,对苏区的前景分外关注,对主力红军下一步行动更是一无所知。聊以自慰的是,我在毛主席、朱德的领导下学会了带兵打仗。我怀着革命事业最终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,又踏上了漫漫的征途。”全军团当时只有4000余人。突击补充2000新兵。全军团总兵力达到6000余人。战斗人员4000余人。编为三个师。每个师战斗兵力大概就1300余人。全军团拥有1200余支枪大部分战士用的是梭镖。另外,上级还交付红七军团携带的宣传资料有160万份重约300多幅担子。这样的一个实力任务则是要孤军深入国军统治的深远后方。这无疑是一个不轻松的挑战。至于具体行动计划分为三步。第一步:红七军团由根据地东南部突出渡过闽江。第二步:挺进浙西,破坏以杭江铁路为主的敌交通体系。第三步:抵达皖南。1934年7月6日北上抗日先遣队(即红七军团)正式出发,开始孤军踏上艰难的转战之旅。四周都是敌人,没有后方没有援军,红七军团驰骋福建。历经一个月的行军与战斗。七月末红七军团成功渡过闽江主力抵达谷口。一部占领了古田县城。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完成了规定的第一步任务。按照计划。接下来他们应该向浙西前进。上级突然来电,要求他们东进。要求他们东进,威胁并伺机袭取福州。8月1日占水口,向福州挺进。听闻红七军团逼近,福州的敌军大恐。因为现在福州城的兵力并不算充实。且此时敌人并不知道红七军团的虚实。不知道这支红军部队究竟有多大的实力,反正声势吓人。国军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分散的王敬久87师紧急朝福州集中。在武汉的49师(伍诚仁)先走长江水路至上海。再紧急海运至福州。蒋介石从南昌行营派出两个航空中队共八架飞机往福州参战。由于敌人有飞机。我军只能选择夜晚攻城,8月7日夜我军开始攻城,我军战士作战勇猛,前仆后继。然而他们没有攻城器材,本来打算和城内地下组织来个里应外合,怎奈城内地下组织因为力量弱小已被血腥镇压,没有任何人前来策应。因此,几次强攻均未奏效。而我军伤亡惨重。8月9日凌晨1点我军再次发起进攻,此时敌人援军已赶到福州城内。我军再次受阻。粟裕见我红7军团伤亡惨重,忧心如焚。多次劝说军团负责人撤退,才避免更大的损失。于是红七军团连夜向福州东北撤退,9月8日白天赶到桃源附近休整。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行军加上激战,战士们早已人困马乏,下令休息后,士兵们躺地就睡着了。但此时粟裕不敢松懈,立马派出一部分人马前去侦查以防蒋军尾追袭击。敌人果然派出一队人马尾随,因暗夜漆黑,人地两疏,粟裕派出的侦察部队走错了路,与尾追的敌军面对面错过,使其悄然摸上了红7军团驻地。幸而警戒部队机警,发现敌情后立即开火。粟裕果断率二师加入战斗。此时敌军马上向上级报告,请求支援。敌517团一个营加重火力炮班还有一个榴弹炮连火速朝战场开进,同时敌第五航空队也前来助战。前期我军取得优势,然后敌人阵地回缩,飞机也赶到,敌人立马占据火力优势。敌人飞机狂轰猛炸战火连天。我军许多新兵还未接受过防空演练。伤亡惨重。无奈红七军团决定撤出战斗,最后根据中央指令向北转移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